2020年,投影行業經歷了特殊的一年。海內外市場無一不在疫情的影響下“加速結構化”分裂。這必然導致,廠商們的“市場動作”也日益結構化。特別是國內投影產業,新秀品牌的“積極性”與傳統品牌的“消極性”形成了鮮明的對比。
因此,從品牌廠商和具體事件的視角看,2020年投影行業處于“新舊對決”的狀態。疫情又額外加速了這一過程,產生了更多碰撞性和具有行業規律共性的“大事件”。本文就要帶領大家回顧一下2020那些“震撼人心”的大事。
1.夏普NEC拉開商顯整合大戲
作為新品牌崛起的墊腳石,老品牌的淘汰,一直不是“秘密”:但是,在投影行業過去10年,本土新品牌的崛起中,居然真的沒有“老品牌”淘汰——因為,1.老品牌多依賴國際市場生存,國內新品牌影響力則局限在國內;2.新品牌在激光和LED家用上聚焦,老品牌生存的根基汞燈曾經長期穩固。
但是,這樣的情形不會一直持續,過剩的品牌陣營總是意味著“有人出局”。2020年,當夏普和NEC的商顯整合,被二者認為是強強聯合的時候;國內更多人士看到的則是“商顯”市場,包括平板和投影等技術類的“供給側減量”變革。
遙想2008年東芝退出投影業,給行業以巨大的警醒——那時候東芝投影是國內市場銷量第一第二的品牌;2016年開始,日立投影全球換名展開,麥克賽爾新品牌運作產生市場波動;以及2019年國內常年市場老大愛普生被極米超越,市場競爭天平進一步傾斜……夏普NEC合并,也許這是這一脈絡的又一個“中間節點”。即,日系投影的全球霸主地位,進入某種“競爭性”衰退期。2020年,行業需要對這一種可能,在未來的發展與演變影響,未雨綢繆的制定長期戰略。
2.2月,疫情核心下的家投小高峰
2月份,恰值國內疫情最嚴重時期,突然來的封鎖,讓很多行業“戛然而止”:比如,電影院線就成為第一個犧牲品,春節黃金檔泡湯不算,還連帶著半年不能開門,市場除了損失還是損失——這一情形下,數字電影放映機,也別想有銷量,即便歷史訂單的實施,都被無限期推遲。
但是,就是在2月份開始的這個“疫情封鎖期”,投影宅經濟卻走出一輪小高潮。根據相關線上銷售數據顯示,2020年第一季度智能投影市場銷量為62.5萬臺,同比增長4.7%。——這可是在“快遞這個主要流通途徑遭遇封鎖壓力”下的成績!
3.一個叫極米MOVIN的新品牌,憑玩出圈?
2020年,依然是一個“生機勃勃”的投影年——如果只看家投。畢竟第一季度當貝就交出了4倍的成長成績單——事實說明,家投市場對新品牌的友好度依然很高,在家投年度百萬臺增量下,如何分解這個蛋糕,將是“技術活”。2020年7月份,國內投影銷量冠軍、亦是LED智能家投的領軍者,極米推出自己的子品牌 MOVIN。子品牌定位在2000元上下價位,主打年輕互聯網一代消費者的“需求滿足”。被認為是“Z-時代”極米支柱性改變之一。
對比而言,我們可以想到:小米之外有紅米、華為之外有榮耀(目前已經在美國制裁壓力下分家)、OPPO之外有IQOO,就是蘋果手機也出了SE的低價供給版本……新時代,科技品牌雙品牌運作不是新鮮事。——但是,如果僅僅在投影產業看,礙于行業規模的有限,雙品牌的主動選擇“僅此一家”(夏普、NEC合并案,這種歷史問題不算)。
MOVIN的目標,顯然可以概括為“要讓更多人知道投影儀是如此方便好用,可以滿足很多娛樂需求”。這也是極米對于00一代進入大屏消費市場的針對性產品回應:低總價、高品質、差異化設計,來贏得“新生消費代、新消費觀”下的未來大屏競爭。
對此,一定要意識到,極米MOVIN要解決的問題、針對的市場規律,不是極米的問題,而是整個家投圈的問題。極米的思路,必然會成為某種“市場復刻”的范例。輕奢一代的家投新競爭大幕已經來開!這也將是家投品牌陣營結構改變的又一風向標。
4.2020年上半年中國投影機市場總出貨量累計169萬臺,同比下降23.1%總出貨量累計169萬臺,同比下降23.1%——IDC數據顯示,2020年上半年,國內投影市場在疫情影響下,出現國內投影市場有史以來最大的半年度“下滑”。下半年,在復工帶動作用下,顯然“市場下降幅度”已經大幅收窄。這將使得,2020年上半年,投影產業國內銷量的變化情況“前無古人、后無來者”。
尤其是,上文已經提到的“疫情下、宅經濟,促進了家投的消費”,這就讓23.1%的總量下滑,其實是建立在新型家投增長基礎之上的:即,下滑的幾乎全部是傳統投影需求板塊。
5.落戶重慶獲融資“展翅騰飛”,峰米科技再啟新征程近年來,國內家投市場的發展,離不開資本力量的支撐。極米和堅果兩大領頭雁都經歷了數輪的融資。但是,在市場日趨成熟后,融資的力量正在消退、產業內生,品牌內生造血能力成為主流。不過,這也不妨礙一些品牌“繼續借助融資力量”擴張,特別是在此前尚沒有資本市場介入的激光電視圈。
資料顯示,峰米科技于2020年9月3日完成A輪融資并落戶重慶兩江新區,計劃4年內投資9.1億元,打造含研發中心、運營中心在內的峰米科技總部。總部項目配套包含研發中心、實驗室、數據中心、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在內的多種服務設施。
6.激光電視大勢聚力,周厚健、趙勇、薄連明首次同臺,三星也來湊熱鬧激光電視是目前最重要的投影應用品類創新。但是,2020年這一創新產品也遭遇了一些挑戰:一方面是前高后低的成長率,讓行業對未來市場發展性表現出一定懷疑;另一方面是LED投影,也開始搞“反射式超短焦彩電式”產品,形成了未來可能的潛在競爭。
因此,激光電視的市場成長之路從未如此“面臨關鍵時刻”,這導致行業領頭企業從“競爭”更多的轉向“抱團”。尤其是9月19日,在北京召開的第二屆全球激光顯示技術與產業發展論壇上,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、長虹集團董事長趙勇、光峰科技總裁薄連明首次同臺力推激光顯示。
7.iFC2020,消失的投影品牌們2020年投影行業最超乎人們想象的一件大事是什么呢?也許,疫情的突如其來的確“驚險”。但是,這必然只是偶然的風險因素,不代表行業基本面。而在9月底的IFC大會上,參會廠商陣營的變化,則要比“疫情”還令人意外。
一方面,索尼、松下兩大巨頭“空場”缺席——即原有計劃參展位置空缺,沒有參展。這讓日系投影缺少了兩大支柱,對日系陣營的“聲勢”影響頗大!另一方面,我國臺系品牌更是系數完全“缺席”——即,連空白展位都沒有體現,是嘎嘣干脆的沒有來。對于這一“同樣缺席”下的差異,有分析認為,這是因為臺系企業拒絕此次IFC的決策要比日系巨頭“早很多”。
8.慧新辰實現中國首顆LCOS芯片量產 極米等廠商已展開測試大陸本土投影創新品牌已經在LED和激光新光源的支撐下,成為我國投影行業發展與增量的主力軍,成為國內投影產業壯大成長的動力引擎。但是,這是否意味著本土的這些創新品牌擺脫了國際巨頭的操控呢?答案是否定的!
就如同聯想離開歐美系的CPU必然宕機一樣,本土投影創新陣營離開美日的光閥產品也必然宕機。作為投影產業龐大復雜產業鏈中那個“啞鈴節點”一樣的卡脖子之處,光閥成為未來限制本土投影創新企業壯大發展的關鍵:1.如果要做最高端產品,大陸創新品牌能不限量的采購到足夠的光閥嗎?2.如果要走向國際市場,那些大眾貨的光閥采購量,能夠不受其它企業的制約嗎?3.甚至,來一場科技封鎖,本土大陸的創新投影企業靠什么做備胎呢?
9.光峰的專利之戰:卡西歐、極米、臺達對于2020年的投影市場,另一個有標志性意義的重大事件是“光峰”的專利大戰。作為激光顯示的先行者、熒光色輪技術的發明人,光峰科技正在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利益,也為行業發展正本清源。
2020年,經過近6年的專利拉鋸戰,光峰科技與日本卡西歐之間的專利訴訟終于握手言和。2020年2月光峰科技與卡西歐公司的相關專利侵權訴訟在北京開庭。此后沒多久,就傳出雙方達成調解協議。光峰是本土激光顯示的先驅,卡西歐是日本激光LED混合光源的先驅,二者早期探索可能造成一定的專利糾紛。6年的訴訟現在和解,則被認為與激光LED混合光源日漸式微有莫大關系。
10.投影銷量不懼疫情,再創新高近20年來國內投影產品銷量一直保持穩定增長態勢。這一局面在2020年也得到了延續!但是,這一延續卻來之不易!在疫情影響下,2020年投影業上半年下滑超過2成,在這一背景下,下半年必須“加班加點”才能拿回“丟失”的增量,實現全年增長。
從市場成績的技術細分看,LED光源依然是投影市場成長的主力。連續第三年實現年度增長大約百萬臺的成績,妥妥的扛起了行業前進的大旗。激光顯示產品,除了數字放映機外,其他產品線也都實現了較快的增長。下半年,商務激光產品更是實現了3成以上的增速,為歷史高點。但是,汞燈投影陣營,全年成績慘淡。雖然下半年市場較上半年有明顯恢復,也難以改變其全年近4成的萎縮。